文化艺术|书法创意三得

 
 

▲作品《谦谦君子 王者雄文》

作品《隐秋问蝉

作者:水中亭

作者简介:

作者水中亭,本名徐文胜。山西广播电视台编委、高级编辑,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书法作品曾作为山西首部人文历史巨著《大地上的山西》导引页,部分书法作品和书法评论文章在多家媒体平台刊播。书法作品曾入展山西省直工委书画展、山西省生态文明书画展以及全球百名艺术家超级拼图艺术节太原站。作品被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等收藏

一部汤汤书法史,几多创意书法人。中国书法作为一门以汉字为基础的造型艺术,综合性很强,从图画记事到朱笔陶文到盟书起誓的文字嬗变,从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的书风流变,从文字的线条本体扩展到思想、理念、道德、情操、知识、智慧、文化、艺术、思维、审美等诸多广阔的领域,书法的创意革新,一直奔涌向前,滥觞无止。这既是书法之道,也是书法之魅。

作为国内传媒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的发起创立者,我在研习书法的时候,把书法作为一种特殊的传媒形态,应用传媒社会学理论结合传统的书法学理论,包括书法与社会的关系、书法对社会的推动以及书法人本身等等,进行书法的创意和创作。既重视书法的内容与表现形式的高度融合统一,也注重书法家养成元素的研究。例如,我独特的系列书法评论《书道十问》,每一篇都是以20句140个字的七言诗,从一问到十问,自问自答,高度凝练梳理出书法的规律性精华,总结出书法之道法,或者观展后梳理出某一著名书法家一生的创作特色精要 

▲作品《百年好合》

通过这些独特的书法论述和创作的作品,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面目和特色,受到书法行业、文化界以及书法爱好者们的瞩目。在今年五一期间我入展全球百名艺术家参加的超级拼图艺术节太原站展览中,得到了许多不同背景的年轻艺术家和市民们的青睐,让我既感诧讶,也很感动。

我把自己的书法称之为创意书法,区别于传统书法家的书法,是基于三点心得

首先,我讲究“内容为王”的创意。除了一些很特殊的应用户要求的“老套”内容(譬如天道酬勤、上善若水一类),我主动创作的内容,基本都是原创的新意内容。我是深度研究了为之书写的对象、场景、时机等因素,才开始创作内容的,不写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写给谁都可以用的大路货。尤其是嵌名联,无论你叫什么名字,当初名字的来历是什么 ,我总是能够给出最符合你情形的“这一个”嵌名联同时,这个嵌名联又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哲理。也就是说,兼具个别性与普遍性的双层社会意义功能,使其既不是脱离社会性的孤立存在,更是与被书写对象最贴切的“量身定制”之作。

作品《自由自卷自洽自新》

其次,我是融合众家经典的书法家所长,充分地根据书写内容,进行逐字逐句、精挑细选每一个字的写法,才融合创作的。传统的书法家往往是根据多年的经验积累,熟练而潇洒地一挥而就。殊不知,如果不是仔细精研内容和每个字的写法的话,肯定达不到他们自己的最高水准。也就是说,他明明可以用心达到自己的最高水平100分,结果因为过分依赖已有的经验和积累,在艺术水准上,仅仅达到自己的六、七成。这是至为遗憾的。而更遗憾的是,这种遗憾成为他们的创作常态,并且几乎是一直遗憾下去。而我呢,是以虔诚之心,字字精挑细选,每个字的表达都指向内容的靶心。好比写文章,每个措辞,每一句话,每一个观点,每一段素材,都指向文章主题。那么,最终的结果是,主题高度凸显,高度集中,高度爆发,形成艺术的高度冲击力和感染力。至少,是达到了我所书写的最高水平。我的书法创作,是从没有任何一个小小的敷衍的。

其三,我始终注意保持融合的基因和胸襟,跨界合作,创新不止,用新鲜的姊妹艺术滋养书法,形成了为社会和用户所认可的新艺术形态。譬如,与设计、摄影、拓印、手绘、雕刻、装置、纺织、木作、陶瓷、扇面、卷轴等等各种艺术手段和新材料、新表达的合作,其边界和空间,理论上可以是无穷大。总之一句话,就是让富集的艺术信息,独特的艺术气质,精美绝伦的艺术形式,为书法插上强健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更久,让中华文化精神美轮美奂,传承发展

【责编:张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