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德生命人寿山西分公司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风险提示】 警惕非法中介,守护金融安全

 

在金融领域,非法中介乱象犹如一颗毒瘤,严重威胁着公众的财产安全与金融秩序。这些非法中介手段多样、套路隐蔽,稍不留意,就可能落入其精心编织的陷阱。

 

非法中介的“黑灰产”行为涉及多个方面。不正当反催收就是其中典型的一种。一些不法分子为了帮助债务人逃避还款责任,采用骚扰、威胁、恐吓等违法手段对待债权人或催收机构,这种行为不仅严重干扰了正常的金融秩序,也对相关人员的生活和心理造成极大伤害。例如,曾有债务人通过非法中介进行反催收,中介人员对催收人员进行电话轰炸、发送侮辱性信息,甚至跟踪催收人员,这种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的底线。

 

恶意逃废债务同样不可小觑。部分债务人明明有偿还债务的能力,却通过转移财产、隐匿收入等方式,故意逃避还款义务。他们与非法中介勾结,伪造证据、虚假诉讼,试图将债务一笔勾销。这不仅损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社会的诚信体系。比如,有企业主为了逃废银行贷款,与非法中介合谋,将企业的优质资产转移到关联空壳公司,导致银行贷款无法收回,给金融机构带来巨大损失。

 

非法代理退保理赔更是让不少消费者吃了亏。非法中介以“全额退保”“高额赔偿”为诱饵,诱导消费者委托其办理退保或理赔手续,然后收取高额手续费,甚至卷款跑路。消费者在退保后,不仅失去了原本的保险保障,后续想要重新投保,可能会因为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面临更高的保费或被拒保的风险。就像王女士,听信非法中介能帮她全额退保并获得更高收益,结果退保后中介消失,她不仅没拿到所谓的高收益,连原本的重疾险保障也没了,等到真的生病需要理赔时,才追悔莫及。

 

此外,非法存贷款中介、虚假征信修复、非法荐股等行为也危害极大。非法存贷款中介可能从事非法吸储、高利放贷等活动,破坏金融市场的稳定;虚假征信修复不仅无法真正修复征信,还会泄露个人信息,让消费者陷入更多风险;非法荐股则利用投资者的盈利心理,推荐虚假的股票或投资项目,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

 

为了守护自身的金融安全,公众需要提高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要通过正规渠道办理金融业务,不轻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遇到金融问题及时向正规金融机构或监管部门咨询,远离非法中介,共同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