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德生命人寿山西分公司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风险提示】:防范互联网贷款乱象,守护钱包安全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贷款行业迅速崛起,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同时,互联网贷款乱象也日益凸显,给公众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互联网贷款乱象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首先,虚假宣传诱导贷款是常见手段。一些互联网贷款平台通过混淆概念、隐瞒年化利率、做出不实承诺等方式,诱导消费者贷款。比如,有的平台宣称“日息低至0.01%”,看似利息很低,但实际上换算成年化利率却高达36.5%,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合法利率范围。消费者在不了解真实利率的情况下,很容易被这种虚假宣传迷惑,从而陷入高息贷款的陷阱。

 

其次,隐藏高额息费的情况也十分普遍。部分互联网贷款平台以管理费、担保费、权益费等名目,向消费者收取各种费用,这些费用往往隐藏在贷款合同的细则中,不仔细查看很难发现。消费者实际承担的综合成本可能非常高,甚至出现“借一千,还两千”的情况。例如,有消费者在某互联网平台贷款5000元,期限一个月,结果除了利息,还被收取了管理费、担保费等共计1000多元,实际成本远超预期。

 

此外,非法“校园贷”也是互联网贷款乱象的重灾区。一些不法平台将目标瞄准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以“低门槛、快到账”为诱饵,向大学生发放贷款。这些贷款往往伴随着高额的利息和手续费,一旦大学生无法按时还款,就会面临暴力催收、裸条威胁等问题,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造成严重影响。曾有大学生为了购买新款手机,通过非法校园贷借款,最终利滚利,欠款金额高达数万元,不得不向家人求助,甚至影响了整个家庭的生活。

 

为了防范互联网贷款乱象带来的风险,公众需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进行互联网贷款时,要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或平台,仔细阅读贷款合同,明确利率、费用等关键信息。对于那些宣传“低息、无门槛”的贷款平台,要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易相信。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量入为出,避免过度借贷。如果遇到互联网贷款纠纷,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范互联网贷款乱象,守护好自己的钱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