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德生命人寿山西分公司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风险提示】筑牢反诈防线,守护青少年财产安全

 

青少年群体由于社会阅历浅、防范意识薄弱,正逐渐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重点目标群体,各类针对青少年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给青少年的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不久前,初中生小李就遭遇了一起典型的电信网络诈骗。小李平时喜欢玩网络游戏,对游戏皮肤十分热衷。一天,他在游戏聊天群里看到有人发布“免费领取稀有游戏皮肤”的消息,对方还附上了一个链接,声称只要点击链接填写信息,就能领取价值上百元的皮肤。

 

小李满心欢喜地点击了链接,按照要求填写了自己的姓名、手机号码,甚至还输入了家长银行卡的部分信息,以为这样就能拿到心仪的皮肤。然而,没过多久,他就收到了银行发来的短信,提示银行卡被扣除了500元。小李这才慌了神,赶紧告诉了父母。父母了解情况后,又气又急,一方面要去银行查询情况,另一方面还要安抚受到惊吓的小李。虽然最终通过报警等方式,部分损失得以挽回,但这次经历给小李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让他好几天都心神不宁,学习也受到了影响。

 

除了“免费领取游戏道具”这类骗局,还有不少针对青少年的诈骗手段。比如,“兼职刷单赚零花钱”,诈骗分子以“简单任务、高额回报”为诱饵,让青少年先小额投入,尝到一点“甜头”后,再诱导他们投入更多资金,最后卷款消失;还有“虚假公益捐款”,利用青少年的同情心,伪造公益项目,骗取捐款。

 

      【风险提示】为了保护青少年免受电信网络诈骗的侵害,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从家庭层面来说,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管,平时多和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网络活动,告诉孩子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上的陌生人,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向他人透露个人信息、家庭财务状况等。同时,要管理好自己的银行卡、支付密码等,避免孩子轻易获取并使用。

从学校层面来讲,学校应将反诈教育纳入日常教学,通过主题班会、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向青少年普及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和防范方法,提升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

从社会层面看,金融机构、网络平台等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对面向青少年的网络内容和交易的监管,及时封堵诈骗信息和非法链接。相关部门也要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打击力度,严惩诈骗分子,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只有各方形成合力,筑牢反诈防线,才能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守护好他们的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